新闻动态

顶尖学者齐聚武大 共探材料微观世界奥秘

2025-03-28


 

2025年3 月27日,武汉大学尖端科技楼报告厅迎来了两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余倩与清华大学教授谷林相继带来了一场聚焦先进电子显微学表征与材料构效关系的学术盛宴,吸引了材料领域的众多科研工作者和学生踊跃参与。本次活动由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王建波主持。


 

余倩教授以“先进电子显微学表征与材料构效关系的解析”为主题,深入阐述了电子显微学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革命性作用。她指出,随着电子显微技术的飞速发展,从传统的金属结构材料到各种新奇功能材料,电子显微学已成为解析材料构效关系不可或缺的工具。余倩教授团队利用多尺度和三维缺陷结构表征技术,结合多场耦合下的原位表征技术,成功揭示了材料缺陷结构及其运动对材料性能的深远影响,为材料设计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精准指导。



 

谷林教授以 “基于实空间的材料构效关系” 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富有启发性的学术分享。谷林教授基于20余年的电子显微学研究经验,提出在真实材料体系中,复杂的缺陷、成分不均匀性和表界面对称性破缺的存在,使借助态密度方式在相的尺度探讨材料物性有着巨大的挑战。尽管还原论在解释准粒子问题时存在不足,需要借助演生方法论,但从原子势函数出发,通过对称性修饰原子能级来描述材料物性的过程,为材料科学走向定量化开辟了新路径。谷林教授的报告,为在场听众理解材料构效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引发了热烈讨论。



 

两位教授的报告不仅展示了电子显微学在材料研究中的最新技术突破,还探讨了理论框架的创新,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实验到理论的多维度视角。余倩教授的研究强调了实验技术的精准与多功能性,而谷林教授则聚焦于理论方法的革新与深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材料构效关系研究的边界。

此次学术活动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电子显微学和材料科学前沿动态的平台,也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未来的材料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这些先进技术和理论方法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材料科学将迎来更加精准、高效的发展时代。


图文:仲秋

审核:王建波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