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助力科研不停歇

2022-10-19

 

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是我校科技服务条件保障基地,学校科学决策重大投入的成果。平台旨在以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科技资源集约化、实验技术公共服务支撑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目前,平台拥有大型科研仪器40余台套,设备原值2.7亿元包括300KV冷冻透射电镜、300KV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等先进科研装备平台采取全开放制,仪器设备充分共享,自主上机可全天候运行。

 

鸟瞰尖端科技楼

 

:300KV冷冻透射电镜 右:300KV球差校正透射电镜


平台成立以来,平台团队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狠抓落实的行动态度全力推动平台建设。特别是自2021年9月进场开始实验室建设以来,在基础建设配套、实验室环境改造、仪器安装调试、试运行测试、内部技术能力提升、完善开放共享机制等方面,科学筹划、合理组织,高速高质量地推进了建设工作。

 

校领导莅临现场考察指导


科学谋划,落实工作善作为。为早日完成平台建设,经过周密测算和计划,平台行政团队采取了滚动建设、边建边用的思路和做法,完美解决了未拆箱设备占场、疫情影响工程师到场的不利影响,大大加快了各项工作进度。20224-5月份,尖端科技楼楼内,房屋基建、环境装修、指标测试、拆装仪器,仪器试运行,技术培训、行政会议等各种不同阶段场景交叉同时存在。在保障仪器性能指标达标的情况下,平台抢出了大型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武大速度202111月中开始600MHz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实验室建设,于220日开始拆装仪器,311日即发布了试运行公告;2022117日,3台冷冻电镜开始陆续拆装,200KV冷冻电镜于42日、120KV冷冻电镜于422日、300KV冷冻电镜于525日分别完成安装和指标测试,并同步开放试运行。

 

分昼夜接收仪器

各类仪器安装现场

仪器安装技术培训同步进行

 学校主页各类仪器试运行公告

 

共享服务面不断扩大,科研支撑初见成效。滚动建设、边建边用”的快节奏下,平台各机组基本处于饱和运行状态,其中的冷冻电镜机组达到了日运行机时20小时以上。试运行以来,平台已面向全校21个院系、81个课题组和350余名师生提供了实验支撑和技术服务,服务涵盖理工医学科甚至部分文科方向,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学校基础研究提升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助力高水平论文的发表。近半年,由平台提供支撑的学术论文已达数十篇,在学校主页报道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中,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作为研究支持单位开始陆续出现身影

 

课题组用户数量统计

 

仪器使用记录

 

平台支撑成果

平台支撑数据

 

发挥共优势多元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科普活动厚植创新意识和人才培养的沃土开展自主上机培训,通过理论和操作演练相结合的培训,使用户具备了自主上机的能力,实现24小时自主上机,全面提高了仪器使用率。邀请内知名学者开展多场业务交流或学术报告,通过近距离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拓展服务外延,与院系老师展开合作,尝试嵌入本科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提升科研支撑和人才培养另一努力。坚持育人为本,发挥科研平台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2022年暑假期间,先后组织接待优质生源地中学生、2022级新生近1000余人次来平台参观,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微观世界科学的奇妙魅力。举办了武汉大学首届“捷欧路杯”显微摄影大赛,为从事显微科学相关研究的师生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科研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自主上机培训

业务交流

 

本科课程嵌入式教学

 

接待中学学生参观

首届“捷欧路杯”显微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


型科研仪器设备成为衡量高校、科研机构核心硬实力的基础条件。近六年来,武汉大学高标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举,高层次人才总数翻了2.7倍,从238人次快速增长至649人次,同时,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本,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总数居全国第四,人才引育对尖端科研设备的需求随之急剧增长,平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继续以为学校促发展、为育才筑基础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需求点、学科交叉融合点,为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