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第一届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在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同步进行,旨在进一步促进扫描电镜相关从业人员对新兴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和交流。会议由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吉林大学电镜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湖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科普与新方法推广部协办,得到TESCAN公司和牛津仪器公司支持。
![](/__local/5/B8/09/5FBE1842593670CF3AAA07D684F_88C1AE9C_C810E.png)
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中心主任、研究员曾毅、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中心副主任何琳、吉林大学电镜中心中心主任张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方艳、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王建波教授作精彩的学术报告。包括特邀嘉宾、校内外师生、相关技术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党支部副书记周晓东主持。
![](/__local/B/16/63/DF5BF663FF6F1DCFE30265E78B2_CE99A2B7_C7B4A.png)
![](/__local/A/DC/0F/0ECB9C800A7D80FE7B5142B8232_D32D5BC1_C5E7C.png)
![](/__local/7/5D/C5/7A7764E9E4D9D0A5E903BD8B2C4_FCAAE75F_C6CE5.png)
何琳为论坛致开场词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王建波代表承办单位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致欢迎辞,感谢论坛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信任,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和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也感谢TESCAN公司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__local/5/D7/37/22830E47361729DE23A0ACF71F5_456967C4_C7B4A.png)
![](/__local/7/7F/BA/83E81F1107B76AB59DE334E568E_FA902148_C5E7C.png)
![](/__local/F/42/0E/05234C7D6058CF6D3164AAD8759_1FF803F6_C6CE5.png)
![](/__local/0/56/3D/45D781721B651365615B3C44D70_4F31FB8F_C810E.png)
![](/__local/B/21/8C/90150750BA957F7E24177A9935A_77E2FDB7_C7B4A.png)
曾毅研究员、何琳副主任、张伟教授、方艳高级工程师分别做了题为《扫描电镜与拉曼和AFM联用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拉曼联用电镜RISE和TOF-SIMS双束联用的运行情况及成果》、《联用电镜All-In-One的运行与展望》、《早期国外联用的情况及拉曼联用电镜在古生物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四位专家围绕自身研究方向,着重介绍了扫描电镜联用技术的最新应用,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利用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解决科学问题的各种方案,精彩的报告让广大与会者获益匪浅。王建波教授则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的建设运行情况和所拥有的联用设备以及所提供的支撑服务并做了氧化物纳米材料相变的原子尺度研究的学术报告。
![](/__local/D/0A/8E/C146DC2835866FB7EAFAF47F2B3_8A95C7B5_C6725.png)
![](/__local/9/3A/01/06B9E9916E8744CF08F07244A64_AE9332B4_C7B4A.png)
![](/__local/7/CE/49/25F6FE19436B9EF304F871525B6_B8C3C105_C810E.png)
![](/__local/F/A7/4C/C5BED63CAA90E3CAB3D93114ACC_915BC826_C810E.png)
报告环节结束后,还围绕着扫描电镜联用技术概念定义、发展路线、如何切实发挥联用技术的优势等议题开展了圆桌会议,会议由TESCAN中国大客户经理李威主持,近70余名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与了会议,与会大咖们思想的碰撞让参会者收获满满干货,受益匪浅。至此,第一届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圆满落幕。
此次扫描电镜联用技术论坛不仅为各科研领域的师生们提供了扫描电镜联用新技术学习与交流平台,也对进一步提升联用技术人才队伍素质、促进校内外技术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撰稿:仲秋
拍摄: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
审核: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