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能源》发表闵杰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2022.11.01(转自武汉大学新闻网)10月27日,《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闵杰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提供了设计活性层材料与调控活性层形貌的理性认识,揭示了传统活性层涂膜工艺的缺陷,发现了逐层涂膜工艺能够实现活性层的高速涂覆并保持其高性能,研究成果代表着向高性能器件和组件的高速、可扩展、低成本制造迈出的重要一步。论文题为“High-Speed Sequential Deposition of Photoactive L...
-
王春江/董秀琴课题组铱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10.27(转自武汉大学新闻网)近日,《美国化学会志》(J.Am.Chem.Soc.)在线发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王春江、副教授董秀琴课题组在铱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题为“Iri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Cascade Allylation/Retro-Claisen Reaction”(《铱催化不对称串联烯丙基化/Retro-Claisen反应》)。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生易智远为论文第一作者,王春江和董秀琴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手性3-羟甲基戊烯类化...
-
陈朝吉课题组连续发表生物质基低碳功能材料系列研究进展
2022.10.21(转自武汉大学新闻网)近日,国际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了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陈朝吉教授课题组与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刘鹤研究员课题组在生物质基功能凝胶方面的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Strong, tough, ionic conductive, and freezing-tolerant all-natural hydrogel enabled by cellulose-bentonit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s”(纤维素-膨润土配位螯合增强策略构筑强、韧、离子导电、抗冻...
-
沈晓课题组在可见光催化合成有机氟化合物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9.21《德国应化》(Angew. Chem. Int. Ed.)近日在线发表高等研究院沈晓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α-三氟甲基取代烯烃与环丙醇的光催化串联反应合成稠合偕二氟氧杂环丁烷》(“Photo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s of Cyclopropanols andα-Trifluoromethyl-Substituted Olefins for the Synthesis of Fusedgem-Difluorooxetanes”)。武汉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张云霄、博士研究生牛云宏为共同第一作者,沈晓...
-
龚少龙课题组揭示铜(I)配合物发光机制
2022.09.20近日,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线发表了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龚少龙教授课题组在铜(I)配合物发光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该项研究发展了一类新型的手性铜(I)配合物,实现了聚集依赖的圆偏振发光和热活化延迟荧光,揭示了其发光机制,为构建具有圆偏振发光特性的廉价金属有机发光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论文题为“Aggregation-Dependent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and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