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林/周强辉新型芳烃硝化试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09.13JACS Au(《美国化学学会期刊》)近日在线发表了高等研究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庄林、周强辉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高效芳烃硝化试剂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有效弥补了现有硝化方法的不足,对开发新型硝化试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论文题为“From N-H nitration to controllable aromatic mononitration and dinitration-The discovery of a versatile and powerful N-nitropyrazole nitrating reagent”(《从氮氢硝化到可控...
-
邓鹤翔团队合作研究发现MOF单晶生长的决定性因素
2022.04.11近日,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hem(影响因子IF=22.8)在线发表了我校在晶体生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原位界面成像揭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单晶生长的决定因素》(“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Growth of MOF Single Crystals Unveiled by in situ Interface Imaging”)。第一署名单位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生韩金利为第一作者,我校邓鹤翔教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周小春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
-
人工光合作用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2022.03.08《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我校在人工光合作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探究了MOF介孔孔道定制TiO2生长的理论机制,最终实现了半导体纳米材料在MOF中的无损填充。两种材料特性的高效协同,将拓展出一系列新型的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该论文题为“二氧化钛在金属有机框架中介孔的填充及二氧化碳光还原”(Fill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sopores with TiO2 for CO2 photoreduction)。第一署名单位为武汉大学,化学...
-
《德国应用化学》发表沈爱国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2022.03.08 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我校沈爱国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106136该论文题为“Precise Encoding of Triple-bond Raman Scattering of Single Polymer Nanoparticles for Multiplexed Bioimaging Application”(《叁键拉曼散射精确编码的单个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多重生物成像》)”。我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1届博...
-
汪成课题组共价有机框架光催化析氢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03.08《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汪成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过渡金属配位的卟啉基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实现了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的调控。论文题为《同构卟啉基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理性设计及其可调控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Rational design of isostructural 2D porphyrin-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tunabl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